♦ 贾经伟
我们研究刘禹锡在唐朝中期所任职务的品级、内容。因为他所任职务的名称以及所掌管的内容,对我们现代人都是不好理解的,所以,有必要把刘禹锡曾任职务的品级、内容,以及州所辖的范围都了解清楚。
笔者试从刘禹锡中进士,登博学宏辞科、某州的司马和刺史及其最后被赠的户部尚书的品级、内容进行研究。现在分项叙述如下:
一、了解刘禹锡的生平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出生在苏州(府)嘉兴(今浙江嘉兴)。幼年随父母寓居嘉兴、吴兴(浙江湖州)一带。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中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辞科。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又中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入仕之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希望能在仕途有所作为。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入徐泗濠节度使杜佑幕掌书记,接着改淮南节度掌书记。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任渭南县主簿。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入朝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一月,唐德宗(李适)薨,顺宗(李诵)即位,八月改元“永贞”,即起用王叔文等人进行改革(反对地方政权割据,夺回宦官手中的兵权等),史称“永贞革新”。
刘禹锡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等为革新的核心人物。几个月后,改革因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而失败。顺宗被迫退位,宪宗(李纯)即位,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连州等州的司马,史称“八司马”。刘禹锡初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刚到江陵,又再贬为朗州(今常德)司马。之后,在连州、夔州、和州等地任刺史。唐文宗(李昂)大和元年二月(公元827年2月)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又荐礼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文宗大和五年冬(公元831年冬)出任苏州刺史,后又出任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公元836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所以世称“刘宾客”。武宗(李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授检校礼部尚书,次年秋,即公元842年秋天病逝于洛阳,后被赠户部尚书。
二、论述刘禹锡所任职务的品级、内容或范围
我们从刘禹锡的生平中可以看出他所任职务的情况,先分系年的把刘禹锡的学历、职务名称筛选和提炼出来,再进行有关职务品级、内容的论述。
1)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与柳宗元同榜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
2)德宗(李适)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又中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
3)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入徐泗濠节度使杜佑幕掌书记,又改淮南节度掌书记。
4)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任渭南县主簿。
5)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入朝任监察御史。擢屯田员外郎。
6)朗州司马。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至元和十年一月(公元815年1月)。
7)连州刺史。元和十年三月(公元815年3月)至长庆二年三月(公元822年3月)。
8)夔州刺史。穆宗(李恒)长庆二年三月(公元822年3月)至长庆四年夏(公元824年夏)。
9)和州刺史。长庆四年夏(公元824年夏)至敬宗(李湛)宝历二年冬(公元826年冬)。
10)唐文宗(李昂)大和元年二月(公元827年二月),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
11)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至大和五年冬(公元831年冬),任礼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
12)苏州刺史。唐文宗(李昂)大和五年冬(公元831年冬)至大和八年冬(公元834年)。
13)汝州刺史。唐文宗大和八年冬(公元834年冬)至大和九年(公元835年)。
14)同州刺史。大和九年至开成元年。(即公元835年至836年秋)。
15)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唐文宗(李昂)开成元年至武宗(李炎)会昌元年。即公元836年秋至841年夏。
16)武宗会昌元年夏(公元841年夏),授刘禹锡检校礼部尚书。
17)武宗会昌二年秋(公元842年秋)病逝,朝廷赠刘禹锡户部尚书。享年七十一岁。
以上的分类,笔者是以刘禹锡所任职务的先后按系年的编排。这里的刘禹锡的职务名称是按《新唐书·刘禹锡列传》的有关资料归类。同时,系年的编排和分年是按照各种版本对刘禹锡诗或文的注释中得来。这里一并鸣谢,后不一一说明。
下面笔者介绍刘禹锡在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至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公元805年1月)的学历或职务的品级、内容等的情况。
(一)刘禹锡贞元年间的职务(学历)
因为刘禹锡生活在唐朝中期,离我们现在有一千多年,所以,如果我们不读一些史书,是弄不明白他所任职务的品级、内容以及所管理的范围的。现在,笔者分别介绍如下:
A.中唐的进士
何谓进士呢?进士就是一种功名,也可以说是古代的最高学历。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才,始见于《礼记·王制》、《辞海》“进士”条说:“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为最重要。参加礼部考试的人都可叫做进士。试毕合格者‘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的名义。明清均以举人经会试考中者为贡士,有贡士经殿试赐出身者为进士,进士始专指殿试合格之人。”
“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小经,策全通为甲等;策四通、帖过四以上为乙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见《新唐书·选举志上》卷四十四)。
B.刘禹锡所登的博学宏辞科
何谓刘禹锡所登的博学宏辞科呢?《新唐书·志第三十四·选举志下》说:凡试判登科谓“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唐律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
科:就是分类取士的名目。唐朝分科取士,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分专业考试,是在考中进士之后的人中进行的进一步的选拔考试,每次根据朝廷需要,所设科目不一样,如有博学宏辞科、有道科、拔萃科、算学科、经济特科等。唐代的这些科目中,社会上最看重博学宏辞科,认为中者最有才学。所以,刘禹锡的博学宏辞科,是唐朝科举制取士的名目。也就是进士中文章诗词写得好的人。
C.刘禹锡考中的吏部取士科和所授的太子校书
吏部是管理官吏的部门,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由吏部组织的任职考试,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合格者就可以直接授官了。礼部(相当于现今的教育、文化部)的考试,只是文化知识的资格考试而已,不能直接去当由朝廷任命的官员。所以有了进士资格之后还要参加吏部的取士考试。这个过程有的人考不取,有的人要过好多年才考取,而刘禹锡取得进士资格后很快就考取了,是十分罕见、难得的,所以他自己也常以两年三登科第为骄傲。
太子校书,从字面理解就是给皇太子整理图书资料的官员,相当于太子的助教老师。太子校书的职务是皇帝任命或授予的而非正名的加官。只是一个荣誉职务,而非实职,可以享受正九品上的政治待遇。
《新唐书·志第三十七、百官二》说:“弘文馆校书郎二人,从九品上。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
“秘书省校书郎十人,正九品上;正字四人,正九品下。掌讎(chou:校对)校典籍,刊正文章。”
刘禹锡考取吏部取士科,同时被授予太子校书,不是实际的官衔,而是荣誉职务。但是可以享受“正九品下”或“从九品上”的政治经济待遇。这里说明刘禹锡开始正式步入仕途。
D.刘禹锡的掌书记
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刘禹锡到徐泗濠节度使杜佑幕掌书记,又改淮南节度使掌书记。
何谓“掌书记”?掌书记是官府中掌管文书、记录的官吏。《辞海》说:“书记:古代在官府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如《新唐书·高适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后泛指机关团体任抄写工作的人员。”
《新唐书·志第三十九下、百官四下》说:“(外官)唐朝掌书记,掌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与号令升绌之事。行军参谋,关豫军中机密。”
《百官四下》中没记载掌书记的品级,但是“景龙元年置掌书记。开元十二年,罢行军参谋,寻复制。”即行军参谋(掌书记)相当于参军事。参军事是“正八品下”或“从八品上”的品级,所以,掌书记是“正八品下”或“从八品上”的品级。刘禹锡是掌书记,也应享受“正八品下”的政治经济待遇。
E.刘禹锡所任渭南县主簿的品级和所管事务
何谓主簿?主簿,是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均置此官,典领文书、办理事务。魏晋以后,渐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中重要僚属,参与机密,总领府事。晋郗超为桓温参军,王昫为主簿。府中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见《晋书·郗超传》)。可见主簿与参军均为要职。唐宋以后各官署及州县虽仍存此名,职任渐轻。明清各卿寺以有设主簿的,或称典簿。外官则设于知县以下,与县丞同为佐官之一。但亦往往省并(见《辞海》1354页)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主簿的工作性质是“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同时“参与机要,总领府事”。
刘禹锡所任主簿的等级是怎样的?这与唐代州、县的等级有关。
依据《新唐书·地理志一》卷三十七:“京兆府京兆郡,本雍州,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为府。辖渭南(县),畿(县级第二的等级)。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隶华州,五年后还隶雍州。”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看出,“渭南县”是“畿”的等级,有了“畿”的等级,就可以把“渭南县主簿”的品级找出来。
再依据《新唐书·百官四下志》卷四十九下:“京县。令各一人,正五品上;丞二人,从七品上;主簿二人,从八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下;尉六人,从八品下。畿县。令各一人,正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主簿一人,正九品上;尉二人,正九品下。”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畿县设“主簿”一人,“正九品上”的品级。因为“渭南县”是“畿”县,所以渭南县的主簿是“畿”县的主簿。因此,刘禹锡任渭南县的主簿品级是“正九品上”的品级。
F.刘禹锡所任监察御史的品级、内容
贞元十九年,因御史中丞李汶之荐,刘禹锡调任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是一个什么官呢?
唐御史台分为三院,其中监察御史属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见《唐六典》),品轶低而权限广。
监察御史属御史台管理。监察御史的工作内容是:“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也就是“分别不同类型的官吏进行考察,评定优劣,巡视州县考察州县的官吏;纠正并视察监狱里的错案或督促狱中的管理能力和工作秩序,并整肃朝廷百官的仪容、仪表,使百官有序进行朝会。”
监察御史的品级是怎么样呢?《新唐书·志第三十八·百官三》云:“御史台。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由此知刘禹锡所任的监察御史是“正八品下”的品级。
G.刘禹锡所任屯田员外郎的品级和内容
屯田员外郎就是负责管理屯垦和京城文武官员职田的配给等事务的官职。正职为郎中,副职为员外郎。
《新唐书·志第三十六·百官一》卷四十六载:“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xie:官署、官舍)纸笔墨之事。其属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
据此可知,“屯田郎中、员外郎”属工部管理的官员,是“工部”的下属部门正副职属官。那么,刘禹锡所任屯田员外郎的品级如何?我们可以从吏部的官职找到员外郎的品级。
据《新唐书·百官一志》卷四十六说:“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其属有四:一曰吏部,二曰司封,三曰司勋,四曰考功。”这里吏部的“郎中、员外郎”与工部的“屯田郎中员外郎”的职务是同级的。即:“员外郎”的品级是“从六品上”。所以,刘禹锡所任的屯田员外郎也是“从六品上”的品级。
(二)刘禹锡所任州官的品级和所辖地域
这里笔者只研究刘禹锡所任州官的品级以及所辖地域。只研究其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苏州刺史、汝州、同州刺史的情况,所任京官这里不予论述。
A.朗州司马的品级和所辖地域
朗州所辖地域,依据《新唐书·志第三十·地理四》说:“朗州武陵郡,下(州的等级)。土贡:葛、柑……户九千三百六,口(人口)四万三千七百六十。县二。武陵,上。龙阳(今汉寿县),中上。”
以上史料说的武陵、龙阳,二县均属朗州领辖,治所在武陵(今湖南常德市),辖境相当今常德的武陵区、鼎城区、桃源、汉寿县地。
司马的品级,因为朗州州的等级是下等,《新唐书·百官志下志》说:“下州刺史一人,正四品下;别驾(州丞)一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从六品上……”所以,刘禹锡所任朗州司马的品级只能是“从六品上”。
B.连州刺史的品级和所辖地域
连州所辖地域依据《新唐书·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说:“连州连山郡,下。本熙平都,天宝元年更名。土贡:赤钱、竹纻练……户三万二千二百一十,口(人口)十四万三千五百三十三。县三。桂阳;上。阳山,中上。连山,中。”
连州,治所桂阳(今广东连县),唐辖今广东连县、连山、阳山等县。
刺史品级,因为连州也是下等州。据前引《新唐书·百官志》
可知“下州刺史,正四品下。”所以,刘禹锡所任连州刺史的品级只能是“正四品下”。
C.夔州刺史的品级和所辖地域
夔州所辖地域,据《新唐书·志第三十·地理四》说:“夔州云安郡,下都督府。本信州巴东郡,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更州名,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郡名。土贡:纻锡布、山鸡……户万五千六百二十,(人口)七万五千。县四。有府一,曰东阳。(县)奉节,上;云安,上;巫山,中;大昌,下。”说明夔州在唐代辖奉节、云安、巫山、大昌等县。
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市奉节,辖境相当今重庆奉节、巫溪、巫山、云阳等县地。
刘禹锡所任夔州刺史的品级。
因为“夔州”是“下都督府”,据《新唐书·百官四下志》卷四十九下云:“下都督府,都督一人,从三品;别驾一人,从四品下;长史一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从五品下……”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刘禹锡所任夔州的都督,后来把都督改为刺史。这里的都督品级是“从三品”,所以,刘禹锡任夔州刺史的品级应该是“从三品”。
D.和州刺史的品级和所辖地域。
和州所辖地域,依据《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志五》说:“和州历阳郡,上。土贡:纻布,……户二万四千七百九十四,口(人口)十二万二千一十三。县三。有府一,曰新洲。(县)历阳,上。乌江,上。含山,上。”和州治所历阳(今安徽和县),辖今安徽和县、含山等地。
刘禹锡所任和州刺史的品级,因为和州是上等州,而依据《新唐书·志第三十九·百官四下》所载:“上州,刺史一人,从三品上,职同牧尹;别驾一人,从四品下。长史一人,从五品上;司马一人,从五品下……”所以,刘禹锡的品级是“从三品上”。
E.苏州刺史的品级和所辖地域
苏州所辖地域,根据《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云:“苏州吴郡,雄。土贡:丝葛、丝绵……户七万六千四百二十一,口(人口)六十三万二千六百五十。县七。吴,望;长洲,望;嘉兴,望;海盐,紧;昆山,望;常熟,紧;华庭,上。”
苏州的治所在吴县(隋自今苏州市移治市西南横山东麓,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吴县、常熟市以东,浙江省桐乡、海盐东北以及上海大陆部分。
刘禹锡所任苏州刺史的品级,因为“苏州”是雄等州,也是特大州,地域广,人口多,物产丰富。而《新唐书·志第三十九·百官四下》载:“上州,刺史一人,从三品上,职同牧尹;别驾一人,从四品下。”
这里的刺史是从三品,也是上等州的品级,但是《新唐书·百官》没有雄州刺史品级的记载。推测雄州刺史的品级应该要高于“从三品”,至少也是“正三品上”的官阶。所以刘禹锡任苏州刺史的品级可能是“正三品上”,因为上州刺史就是“从三品上”。
F.汝州刺史的品级和所辖地域
汝州所辖地域,依据《新唐书·志第二十八·地理二》载:“汝州临汝郡,雄。本伊州襄城郡,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更州名,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更郡名。土贡:絁粗绸……”“户六万九千三百七十四,口(人口)二十七万三千七百五十六。县七。有府四,曰龙兴、鲁阳、梁川、郏城。(县)梁,望。郏城,紧。鲁山,上。叶,紧。襄城,望。龙兴,上。临汝,上。”
汝州,治所在梁县(今河南省临汝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北汝河、沙河流域各县。
刘禹锡所任汝州刺史的品级,因为汝州是雄等州,也是较大州,应与苏州一样,所以,刘禹锡任汝州刺史至少是“从三品上”,或者“正三品下”的官阶。
G.同州刺史的品级和所辖地域
同州所辖地域,根据《新唐书·志第二十七·地理一》说:“同州冯翊郡,上辅。……土贡:麝、芑茨……户六万九百二十八,口(人口)四十万八千七百五。县八。有府二十六,曰济北、唐安、秦城、太州……(县)冯翊,望;朝邑,望;韩城,上;郃阳,望;夏阳,上;白水,望;澄城,望;奉先,赤。”
可见,同州唐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省大荔、郃阳、韩城、澄城、白小等市、县地。同州治所在武乡,即今陕西省的大荔县
刘禹锡所任同州刺史的品级,因为同州是上辅州,辅翼京城的州郡,即京郊的州,比雄州的地位更高,更重要,也是比较大的州,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物产也多,朝贡也多。但是《新唐书·百官》中没有记载上辅州刺史的品级或说官阶,按“上州刺史是从三品”的待遇推断,同州刺史至少是“正三品上”的品级和待遇。
(三)刘禹锡所任东都和西都京官的职务
A.刘禹锡所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
刘禹锡在大和元年二月(公元827年2月)任东都(洛阳)尚书省主客郎中。主客郎中是唐朝礼部属官,是负责接待宾客等事的部门长官。
《新唐书·志第三十六·百官一》说:“(礼部)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礼部属官)主客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正五品上。掌二王后,诸蕃(藩)朝见之事。”所以,刘禹锡任礼部的主客郎中是“正五品上”级别。工作是负责接待宾客。
B.刘禹锡所任礼部郎中。
刘禹锡在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至大和五年冬(公元831年冬)任西都(长安)礼部郎中。这里的礼部郎中。依据《新唐书·志第三十六·百官一》载:“礼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其属有四: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礼部郎中、员外郎,掌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辅设、及百官、宫人丧葬赠賻之数,为尚书、侍郎之贰。”“吏部,尚书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郎中二人,正五品上。”
可见,刘禹锡所任礼部郎中是“正五品上”的品级。他的工作是管理“礼乐、学校、衣冠、府印、表疏、图书……”等的事务。
C.刘禹锡所兼任的集贤殿直学士的品级和内容
刘禹锡在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至大和五年冬(公元831年冬)任西都礼部郎中的同时,兼任集贤殿直学士。
《新唐书·志第三十七·百官二》:“集贤殿书院,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籍经典。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
这就是说直学士所管理的内容,是管理修订、收集、编次经书和典籍。附带“贤才隐滞,则承旨(皇命)以求之。”
直学士的品级,依据《志第三十七·百官二》载:“……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集贤御院学士、直学士皆用五品,……。集贤殿书院隶中书省”,说明刘禹锡兼任的直学士是“正五品”的品级。
D.刘禹锡所任太子宾客的品级和内容
刘禹锡在开成元年秋(836年秋)至会昌元年夏(公元841年夏),官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太子宾客,为太子官属中之最高级,官阶正三品。但仅备高级官员之升转,无实职。
《新唐书·志第三十九上·百官四上》说:“太子宾客四人,正三品。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宴会则上齿。侍读,无常员,掌讲导经学。”那么太子宾客的工作内容就是侍从并劝导太子读书,给太子讲解经学知识,相当于未来皇帝的老师、辅导员。
太子宾客是正三品的官阶或品级,是虚职,不是实职。
E.刘禹锡被授检校礼部尚书的品级
刘禹锡在武宗(李炎)会昌元年夏(公元841年夏),被授检校礼部尚书的荣誉官阶。《新唐书·志第三十六·百官一》说:“礼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
检校是散官,是“诏除而非正名的加官”。也就是说,检校礼部尚书,不是正式的礼部尚书,但是可以享受“正三品”的品级或官阶的待遇。检校礼部尚书有几种情况:
一是礼部尚书的候任官;
二是礼部尚书的荣誉官;
三是仅备高级官员之升转,礼部尚书出缺,递补成正式尚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刘禹锡的检校礼部尚书是荣誉职务,他可以享受“正三品”的官阶。刘禹锡不是任太子宾客时,已是“正三品”的官吗?为什么还要被授“检校礼部尚书”呢?因为“太子宾客”是虚职、闲职,而检校礼部尚书是部级单位的行政长官,是实官、吏官。所以,有了“检校礼部尚书”的头衔,升转正式尚书就有了前提,由荣誉官升转为正式官。
F.刘禹锡被赠户部尚书的品级
刘禹锡在武宗(李炎)会昌二年秋(公元842年秋)在洛阳病逝,被皇帝赠户部尚书。为什么人都死了,还要赠官呢?赠官有几点好处。①死者享受相应官阶的待遇,可按死者待遇举行葬礼;②死者的子女可以受荫。
刘禹锡被赠户部尚书的品级,依据《新唐书·志第三十六·百官一》说:“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也就是说刘禹锡可以正式享受部级行政长官的“正三品”待遇。有了这个“正三品”的官阶,对他的子孙是有好处的。
《新唐书·选举志下》卷四十五云:“凡用荫,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赠官降正官一等,死事者与正官同”这就是说,刘禹锡是正三品的官阶,他的儿子可以授予“从七品上”的官阶。刘禹锡还可以荫孙。他的孙可以授予比子低一等的官阶即可以授予“从七品下”的官阶。曾孙可授“正八品上”的官阶。这就是刘禹锡被赠户部尚书的好处。
综上所述,笔者介绍了刘禹锡的生平,并按系年分类归纳刘禹锡任职时间段,又从他考取进士,初始授官及后担任各种官职的情况,介绍了他的品级待遇等,以增进大家对他的了解,不当之处,还请专家和学者批评指正。
© 2021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湘ICP备14009931号-1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