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秋词》与《始闻秋风》对读
任海燕
秋 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在《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中,刘禹锡吟道“风物清远目,功名怀寸心。”在这种建功立业,济世为民的思想驱使下,他在三十四岁(公元805年)时以骨干力量的身份,参加了王叔文、王伾领导的政治改革。改革仅历时146天便惨遭失败,刘禹锡也因此被贬朗州。《秋词》是他任朗州司马时的作品。此后的他,曾谪居于连州、夔州,曾被排挤出京,辗转于和州、苏州、汝州、同州,半生颠沛流徙,不得重用,直到公元836年才因迁太子宾客定居洛阳,这时的他已是年过花甲,白发苍苍了。《始闻秋风》便是他晚居洛阳时的作品。这两首诗都因秋而发,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金秋季节的喜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两诗风格激越而豪迈,一脉相承地体现了刘禹锡诗豪的风范。但两次诗作之间毕竟横亘了几十年的雪迹霜痕,是作者两段不同生命历程的见证,作者思想与心境上的差异显而易见。所以即使是同一作者,同种题材,同样风格,这两首诗也给人迥然相异的感受。
两首诗都从秋景着笔,但选景与布局却有不同。《秋词》一诗中,仅以晴空一鹤为景,蓝天白鹤,对比鲜明,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画面单一而不单调,给人以疏朗开阔高远明净之感,充分体现了青年刘禹锡新锐大胆的的革新者眼光与高瞻远瞩的政治家气度。而《始闻秋风》中,黄花、玄蝉、枕前风、镜中颜、思边战马、盼飞雄雕、肃清之天地,高台之病影等共同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层次丰富的图画。画面细腻而繁密,给人以丰盈细密之感,更契合老年刘禹锡迁客骚人的复杂心境。
在爽朗明丽的秋景渲染中,两首诗抒发的情感都是豪迈雄壮的。《秋词》让读者诗情勃发,心也变得飞扬、轻快。《始闻秋风》使读者在战马长嘶、雄鹰振翼中热血沸腾,奋发向上。虽然基调相同,但两诗情感抒发的媒介不同,作者吐露的情怀各异,《秋词》一诗的情感由“晴空一鹤”触发。单一的意象表现的情感单纯而集中,更带有年轻人的爽利直接干脆。排云而上是一飞入云,睥睨天下的狂放与自负,直达碧霄是心无所绊,一往无前的洒脱与豪迈。《始闻秋风》借众多意象从不同角度展示诗人的情怀,情感丰富而细腻。“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是季节更替,时间流逝的叹息,“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有容颜老去、盛年不再的伤感,“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是再建功业,再展宏图的雄心,“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虽写对政治清明的殷殷希望,“扶病”二字却不可避免地使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暗淡的云翳,多少流露出了作者是否能等得到那天的惶恐。而这些,正是老年人,饱经摧折饱经沧桑的老年人才有的心事与感慨。
两首诗中,刘禹锡都借“鸟入云霄”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已一飞冲天,壮志凌云的愿望。不过,二诗所表达的感受却有细微差别。
《秋词》以“晴空一鹤排云上”抒发胸怀。这句诗三个意象,晴空、白鹤、秋云,展示的是这样一幅画面:蓝蓝的天空中,云朵若有若无时隐时现。如轻纱如软锻斜挂天际,明丽而轻逸;晴空万里,一碧如洗,天地万物都已融入这无边铺洒的阳光,隐为背景。在这背景之下,是一只正在展翅腾飞的白鹤,没有任何束缚能捆束它的扑动的翅膀,没有困难能阻挡它的前进的方向。它排云而上,直上九霄,身姿比白云还要轻盈, 目光比天空还有澄澈。这鹤便是作者自己,初次被贬的他,没有把这一次贬谪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天降大任的一次小小考验,漫长人生千种滋味里一次寻常的历练。他坚信,他的前途,如这晴空一鹤,暂时的阴霾之后,是明媚的阳光,暂时的困厄之后,是高远的蓝天。这不仅是因为他开阔的胸襟,达观的心态。更多的是因为做为一名革新者,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坚定,因而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乐观。客居朗州而北望长安,便是他写作《秋词》的心态。《始闻秋风》中以“雕眄青云睡眼开”表达心愿。虽然是写自己的渴望,但这渴望用了一个“眄”字来表达,这说明这只雕是困于泥淖,仰望长空的雕,不是正在腾飞的雕。他少了一份排云直上的乐观与自信,却多了一份急切与忧虑。这种忧虑是作者漫长等待的焦灼,盼而不得的烦恼,前途莫测的茫然。这只雕,便是此时白发苍苍的他。回首这短暂而漫长的一生,那些屡遭贬谪的经历,那些辗转迁徙的生活,其间的艰难种种,他只当作是小憩,是蜇伏,是暂睡,而今,睡眼已经睁开,他渴望用翅膀触摸流云,扇动气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然他还有高昂的斗志,还在不息的摸索前行,但毕竟廉颇老矣,读者因他的不屈灵魂和执着信念而深深景仰时,又一边为他的壮志难酬,时不我待而深深叹息。
这两首诗中都出现了“我”的形象。分别是“我言秋日胜春朝”与“今听玄蝉我却回”。但是,这两个“我”指代的对象并不一样,“我言秋日胜春朝”中的“我”是作者自己。人们的常识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却语出惊人,一反传统,打破常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自信满满地说,秋日胜过春朝是“我”的观点,这个“我”敢于挑战传统,敢于否定权威。敢于自创新论。这种自信与果断与刘禹锡改革者的身份是一致的,可以这样说,虽然革新失败,被贬朗州,但是,刘禹锡的锐气并没有被磨去,哪怕是不经意的一句诗,也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这个“我”,用得高调,用得强势,用得硬气。这是盛年才有的锋芒。而“今听玄蝉我却回”中的“我”,指的是秋风,作者妙笔生花,巧用翻云覆雨手将主客体来了一个互换,本是作者再次遭逢自然之秋,不从作者的角度说迎接秋天,却从秋风的角度说“我”又回来了。秋风摇身一变成了作者的老朋友。他和作者的相逢便多了一丝惊喜一份缠绵一缕温情。这样写使诗歌蕴含了浓浓的人情味,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感性与柔情的的一面,而这种感性又让读者觉得作者年轻时锐利的锋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绵长的力量。锐利与温和是两种不同的美感,是各有所长,不分伯仲的。而我以为温和之美虽然更能令人亲近,更能引起共鸣,但是,做为一名革新家,刚毅果敢硬气的锐利是其不可或缺的素质。所以,相较之下,我更欣赏刘禹锡年轻时毫不遮掩的锋利之美。
通过两诗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秋词》是张扬的,恣肆的,带着年轻人的狂傲与自负。《始闻秋风》却是慷慨的,苍凉的,带着老年人的感慨与叹息。而这两种不同,不仅是时光变迁、年岁逐增带来的变化。更是刘禹锡对事业对自身的心态变化的具体体现。在《秋词》里,虽然作者是被贬之身,但他对改革的前途还是非常乐观的,对自己的再召回京也是充满信心并满怀期待的。所以,《秋词》写得轻快飞扬。在《始闻秋风》中,虽然他已再获升迁,但多次被贬的经历已经让他看清了现实,老之将至更让他忧急,虽然他还有期待,却已没有十足的信心,所以,《始闻秋风》写得梗概多气。
《秋词》与《始闻秋风》两诗的最大的共同点是缘“秋”而发。翻阅刘禹锡的诗作,不难发现作者吟诵秋天的诗歌远远多于吟诵其它季节的诗歌。为什么作者偏爱秋天?从 “晴空一鹤排云上”,“鹰眄青云睡眼开” 这两句诗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 作者偏爱的是秋天的天空,是秋高气爽明净高远,可以任鹤展翅任鹰翱翔的天空。刘禹锡常在诗作中自比为大鸟,如“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白鹭儿》)“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学阮公体三首》) “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鞴而有情,聆秋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他对秋天的喜爱,对秋空的喜爱,实际上是对能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清明社会环境的幻想。天高任鸟飞,他这只在宦海沉浮的鸟,虽然屡被折翼,却一直不曾放弃对天空的向往,一直在寻觅那片能让自己一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天空。在《秋词》里他意气飞扬地憧憬理想,在《始闻秋风》中他还在苦苦盼望能再展拳脚,这其间,时间跨度近三十年。三十功名尘与土,这两首诗昭然若揭地告诉我们,作者年轻时“功名怀寸心”的愿望并没有达成。以世俗的眼光来看,他所建立的功业轻如尘土,微不足道。他曾想通过革新肃清时弊,却不料因此一贬再贬,做了几十年的地方小官,空有补天之材,却无施展之机,致使人生蹉跎,功名微渺。这是革新者刘禹锡的遗憾,是危机四伏的中唐时代之悲哀,更是昏碌无能的当政者之过失,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有多少像刘禹锡一样,有拳拳报国心却郁郁不得志的儒生仕子,其志令人感佩,其遇令人嘘唏。
三十功名尘与土,为什么老迈多病的刘禹锡还会像年轻人一样闻秋风而心动,见青云而眼开?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句话的含义。作者曾说“忧国不谋身”(《学阮公体三首》),那么,在他的眼里,功名当轻如尘土,不足为念,纵然老而无成,也了无遗憾。人不能失去的,不是功业美名,而是报效国家,造福百姓的梦想,以及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它使你在肃杀的秋天也能仰起高贵的头颅,在人生的逆境也能豁达前行。
© 2021 湖南省常德市诗词学会版权所有/湘ICP备14009931号-1
网站建设:科毅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