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中青年诗友座谈会上的讲话
周则强
2020年8月22日 各位诗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全市“中青年诗友座谈会”,是武陵诗社暨市诗词学会成立35年来第一次专门性盛会,可谓“诗人兴会更无前”。今天参会的是全市各地中青年诗友的优秀代表,近些年来为繁荣常德诗词诗歌文化作出了努力和成绩,是常德诗词界的精英、中坚与希望,特致谢意! 受曾再农会长委托开这个会,有战略的考量与现实的考虑:既是诗友相互学习的机会,又是诗作精品推进的举措,更是诗界继往开来的需要。下面,我交流三点以作共勉。
一、我市中青年诗友群体的来势看好 从今天大家发言交流和平时了解的情况来看,在我市中青年诗友队伍中已经或正在形成“五高三好一强”的态势。五高:一是爱好诗词的热情比较高,广大中青诗友在各个层面以各种方式学诗习词温曲,已成群结队并向纵深发展。二是诗词的写作水平比较高,如全市15名40岁以下诗友的75首诗词作品被中华诗词学会青工部以《青年诗人组合》形式刊发。三是诗词作品质量比较高,有很多诗友出版发行了自己的诗集或诗论专著,很有嚼头。四是获奖的层次比较高,罗金龙、李俊儒二位获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第一名和第四名,全国仅六名获奖常德便占其二。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在今年《中华诗词》第七期上撰写了《罗金龙论》,大力推介,这是常德的骄傲!五是办理诗事的积极性与标准比较高,在编辑《常德诗词》会刊、《蘭芷清吟》、《诗城潄玉》微刊,举办微群沙龙和诗词诗歌晚会等方面彰显品位。三好:综合素质比较好、习诗风气比较好、作用发挥比较好。一强:时代感或者说时代意识比较强,比如在今年的抗疫中诗联创作之多、水平之高、市以上采用之甚均为少见,等等,主流与来势看好。
不够的是市诗词学会为大家提供交流机会与平台、推介大家的经验以及服务工作做得欠缺。
二、中青年诗友要努力做到“五有” 所谓“五有”,就是要有诗心,有诗眼,有诗德,有诗能,有诗风。
(一)要有铮亮的诗心 中国有五千年的诗歌传统,古典诗词是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奇葩瑰宝。中国当代诗词诗歌,是中国诗词诗歌传统在新时代的延续。我们这里讲诗心,就是对祖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即古典诗词诗歌,要有敬畏之心、热爱之心、自信之心、复兴之心,也就是说要有作诗之心、诗人之心,即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与时俱进的诗心文胆、咬定青山的坚韧不拔。宋王令 《庭草》说道:“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这样,我们才会进入以诗言志的痴迷境界,到达催化诗情的曼妙王国,领略放飞诗心的无穷乐趣。
(二)要有时代的诗眼 诗眼是揭示一首诗最传神、最入味、最起彩的凝聚点。比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曰:“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中的一“关”一“出”,使人感受到春天到来杏花盛开时浓烈的生命活力。这是此诗的诗眼。我今天讲的诗眼,是从大处来说,即诗的时代性。精彩传神的诗在时代,时代的诗最精彩最传神。那么,当下的诗眼是什么呢?可不可以这样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构筑中国梦,讴歌新时代”,进而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我的有温度、有筋骨、有血性、有张力的诗词诗歌作品,这正是诗之根本,诗之命脉。一旦诗人具备了这样的时代情结,许许多多的“小诗眼”将会伴随时代的“大诗眼”应运而生。8月20日上午,我应邀列席了市文联党组中心学习小组的报告会。周碧华副主席上了《正本清源,做人民的文学艺术家》的党课,指出当前文艺创作存在“三多三少”,即写古代和过去的多,写当代和现在的少;写戏说、传奇、仙幻、恶搞、悬疑等纯娱乐作品的多,写歌颂英雄模范和高尚情操等严肃作品的少;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经理掌柜等精英阶层的多,写普通工人、农民、战士、教师、医生等普罗大众的少。呼吁常德文艺工作者、文学创作者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让文艺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站在时代前列,为人民发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诗眼”好似“慧眼”或“法眼”,需要我们的激情迸发并在实践中牢牢把握。
(三)要有高尚的诗德 诗人之德,应该是高尚品格的修养,是一个人在文化、艺术、思想、品行、风骨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的凸显,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具体表现。修养讲究的是一个人品格的锻炼和培养。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们欣赏这种良好修养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美,这种境界往往难以达到但又可以神其来舍。翻开古代诗词,你可以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陶渊明、李白、王维、孟浩然、刘禹锡、苏东坡、陆游,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壮烈情怀与浪漫主义;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民情结;读屈原、辛弃疾、陆游、李清照,你懂得了什么是爱国情怀……读着、品着,你已经和诗人们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中必将提高自己的善德品位与审美情趣。
既然我们有了生命,有了思想,有了追求,那就应该心存善良和大爱,去进行一场美丽的生命之旅。家国情怀、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虚心好学、助人为乐、甘为人梯、与人为善……都体现出良好的诗德情操,我们理应发扬光大。最近,不少诗友反映我们诗词队伍中(非中青年诗群)出现了“三贯”现象,一曰“贯偷”(一而再再二三地剽窃别人作品);二曰“贯吵”(老子天下第一,唯我独尊,听不得不同意见);三曰“贯买”(用钱买与自己水平不相符的诗词头衔与名誉)。虽是个别人且他们主观愿望有向好的成份,但都是虚荣心作怪,这不能不说是德行出了问题。
我们习诗填词,需要诗德的支撑与导引。我们倡导高尚诗德,就是要求中青年诗友做到红专并进、德艺双馨。这是成为诗人、诗家的首义。
(四)要有超强的诗能 诗能应是中青年诗人写作功底与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要具备哪些诗能?
首先应该是理解能力。就是在掌握诗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诗道即诗词的演变、规律、主张和方法以及诗的真谛有深度了解。比如对诗词抒情、言志、如画三大功能和“兴观群怨”的要义应吃透。
其次是阅读能力,包括诗词的学习、理解、赏析、评价以及知识的积累与储备。我们提倡多看、多读、多记,做知识型、学者型诗人。如果你读会了而且记住了,不论是写诗文还是作演讲,你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成为胸中有墨水腑内有高山、谈吐高雅、气度轩昂、有文化底蕴的人。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这个道理。
再次是观察能力,也可以说是感受能力。那就是深入生活、表现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细致的、独特的观察会使你感慨万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如此,你眼中风景这边独好,那么你的创作将会诗成独家。在观察与感受中,在欣赏大自然美丽风景、留心洞察周围事情的同时,将你的特殊感想或体验及时记录下来,把有意义的东西、把自己所想所用或灵感的闪现写下来,说不准哪天来了兴致,脑海里就能写出一篇漂亮的诗文。
第四是表达能力。占有了丰富的素材,用诗意表达,就要有不同一般的选题角度;要按起承转合的逻辑描绘得顺畅自然;要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贴切的用典,不同凡响的表达,给人以回味甘甜、意味深长的感受;要避免空洞的说教,要寓教于诗情画意与美感之中,力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第五是交流能力。一首诗或一束诗写下以后,还应放下身段,不讳疾忌医,多与他人交流,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应与名家交流,在其指点中突破迷津,进步会更快。这需要勇气,也是成为诗人的一种品格与素质。
第六是磨练能力。如果你真的希望成为一名作家或诗人,那就要耐得住寂寞。 诗人要记住的是:不管自己的作品写的怎么样,最好让它先沉默。只要你坚持不懈,打磨得法修练到位,终究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多磨练、勤打磨,有经历,有故事,有浓烈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创作,虚心好学、永不言弃,你一定就能成为一个好作家,好诗人。
第七是反映能力。当今世界多姿多彩,知识更新很快,故提倡一专多能,即在深谙诗词或诗词曲赋联的同时,诗书画影诵兼修兼得,比翼齐飞,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的作家、复合型的诗人,这不仅能升华自己,也能够把自把团队或单位的诗作水平立体地反映出来。这种带有综合多能、包括组织协调性的能力,时下显得很有必要。
(五)要有独特的诗风 所谓诗风,是指诗的风格和形式,同时也指一定历史时期中诗词诗歌创作的倾向。诗风给予我们的不仅仅只是祖国大地的气壮山河,还给予我们思想上的净化与情感上的交融。当你身处异乡,怎能不表达出“江南几度梅花落,人在天涯鬓也斑”的恩怀之情;当你与挚友离别伤感之时,怎能不表达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朋友情谊;当“国有疑难可问谁”时,又怎能不表达出“位卑不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壮怀深情……
在我国古典诗词的不断发展中产生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流派,又从灿若星河的诗家中衍生出雄浑豪放、旷达咏物、怀古言志、边塞战争、山水田园、沉郁悲慨、冲和淡泊、清新婉约等流派,各有千秋。在诗词创作中,我们应借鉴传统诗词中不同流派的特征,在顺应时代潮流的不断创新中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今天中心发言的三位诗友在学习古人诗词作品时就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刘丛红先生最近创作了《雨中登武陵阁望沅江》:“阁上薰风拂澍霖/云章水韵纳胸襟/苍茫但见潮流急/浩荡元知底蕴深/两岸平分兰芷秀/一墙对接古今心/凭谁解释登临意/也学狂人作楚吟。”从中不难看出其清泉出涧,恣意奔放的风格,颇有太白遗风。周烁对自己说:“诗如北宋仿西昆,也学义山著无题”。我看过他的诗词,有不少是没有题目的,好婉约体而自成一派。请看他的七律《无题》:“醉倚丝桐十八弦/一声一段奏余欢/嫦娥喑取灵丹去/蜀鸟遥传汗血干/浆向蓝桥初易乞/梦回巫水百难寻/相思更与何人诉/化作琴音慢慢弹”。罗金龙诗友在清新秀丽中走出了路径。他的一首《西江月.咏莲》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太液池边倩影/濂溪笔下婵娟/亭亭净植袅风烟/播下馨香一片/入世应夸劲节/出尘好濯清涟/淤泥不染得真诠/可与松梅同伴”。在脱贫攻坚中,罗金龙写有一首《访贫》:“布谷声中日渐温,桃花红绽小山村。春风一路长相送,又话家常来叩门。”类似作品还有很多。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近年来社会发展的目标,诗词如何去表达,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极具挑战性。这首小诗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对他的诗风如是评价:“在继承基础上创新,采百家之长成自家面目,无疑是罗金龙所追求的。首先,他追求着新时代的新情感的表达。其次,他追求着新事物与新语汇的表达运用。第三,他追求新场景与新语境的融合形成。新时代与新情感,新事物与新语汇,新场景与新语境,这些就构成了罗金龙诗词中的“新”,同时也就描画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新面目”。罗金龙提倡雅驯端正、继承创新、清新自然的性灵诗作,注重锤炼字意与结构,用韵谨严,为青年诗友学习之榜样。他的另一首七律《袁山昌黎阁》娓娓道来:“虽远何妨作胜游/抠衣来拜最高楼/八家名重文章伯/一岭松摇水国秋/莫以羁愁怜谪宦/但开风气即良猷/多情还有当时月/犹挂袁山顶上头”。其诗风可见一斑。
三、发挥中青年诗友在繁荣常德诗词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这次座谈会,我们满怀着期待:一是激发(热情),二是壮大(队伍),三是推进(精品)。为此,要进一步发挥我们中青年诗友五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弘扬传统的先锋作用。站在时代前列,扬帆远航、擂鼓助威、摇旗呐喊;(二)壮大队伍的带动作用。要从身边人、文化圈、朋友群做起,每位同志在今明两年内发现、挖掘、培养2~5名青少年诗友,学校教师更要以诗词教育为己任。(三)“八进四创”的推手作用。要协助并促进自己所在单位创建诗教先进单位,努力使自己的家庭成为“诗词之家”、个人争当“诗词之星”,为诗词的普及与提高倾己所能。(四)精品推进的骨干作用。要争取在《文艺报》、《中华诗词》、《诗刊》、《湖南诗词》、《诗词之友》等报刊多上稿,在《诗国前沿》多登诗,在官方赛事中多获奖、获大奖。(五)助力发展的带头作用。要在弘扬主旋、服务中心、传播正能等工作以及办刊编辑、诗事联谊、交流探讨、点评赏析等活动中骨干作为、高光展现。
朋友们,年轻即是现在,亦是未来,诗和远方,路在脚下。让我们和着时代节拍踏浪前行,用大爱谱写美好的诗行、放飞美丽的心情,为繁荣常德的诗词文化而努力奋斗!